察合台文翻譯翻譯社

他認為,「兩岸均有強大的設計能量,很等候兩岸的新興設計力。」至於兩岸的差別性,安尚秀悠悠地思慮了一陣默示:「兩岸實是分歧又溝通。」

以安尚秀而言,他曾涉獵甲骨文、金文,並且自幼便受父親的影響。「從小時辰就入手下手讀和寫中文,固然到現在還是沒辦法開口說就是了!」安尚秀笑呵呵的說著。

作為文字的設計者,安尚秀仍著眼於文字的理解與利用,一桿墨水筆在手上能自在寫出漢字,但他總自謙地表示本身從未賣力進修書法,但很賞識台灣的書法家董陽孜用書法顯示文字之美;有些評論者將他設計的安體與大陸藝術家徐冰將文字拆解進行創作類比,他也認為固然起點不同,但創作、設計之間確實會相互激盪,在他看來「書畫、書法、設計是分不開的,都可視為是一種設計語言。」

早在1985年,安尚秀便為韓字的電腦化設計出以其姓氏為名的安尚秀體,對韓國社會影響甚巨,包孕書籍設計、編輯設計、企業辨認設計等均受其設計概念的啟發翻譯他指出,中文和韓文素質上的分歧在於前者是表意文字,後者為表音文字,韓字設計者不只是設計文字的造型,而是「把該說話的結構充份把握」,如安尚秀體即是把子音(韻母)、元音(聲母)拆解開來,提拔浏覽和識別性。在他看來,「文化建構在文字之上,沒有文字即沒有文化;文字是一個文明的基石、媒介翻譯

近年在香港、大陸陸續推出了《一目了然》攝影展,介入了設計交換流動,安尚秀在兩岸三地均接觸很多設計人,他直說:「兩岸三地都有良多有才能的設計師」,並對台灣《漢聲》雜誌的開辦人黃永松非分特別推重翻譯

被視為替韓文字體設計開啟新紀元,曾設計出「安尚秀體」韓文電腦字體的韓國前輩級設計師安尚秀,為3月份首次在台舉行的個展來台,訪談間手中拿著小冊與墨水筆,不時信手寫下漢字的他,認為文字實為每個民族、文化的基石,而為了韓字的設計,他其實也大量閱讀了中文古籍翻譯

為了理解世宗大王對韓文創制的概念,安尚秀也讀了很多中文典籍;「畢竟第一本韓字設計書是以中文寫的」,要理解韓文構造、概念,作為設計者常常第一步是接觸中文。

作為文字的設計者,他認為必須從自己文化的理解、繼承做起。以他自己為例,「韓字的發明者為世宗大王,我也跟著他的腳步去理解韓字翻譯

兩岸實是不同又溝通

浏覽甲骨文、金文

旺報【記者李怡芸╱台北專訪】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s://tw.news.yahoo.com/%E6%8E%A8%E5%8B%95%E9%9F%93%E5%AD%97%E4%B9%8B%E7%BE%8E-%E5%AE%89%E5%B0%9A%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matthea5wvw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