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獎狀翻譯推薦

●講堂教母語 回家不會講有何用?

●世代斷層 阿嬤的說話淪雞同鴨講

除了正規本土說話課程,很多國小也透過歌仔戲、布袋戲等社團,讓小伴侶融會台語之美。...
除正規本土說話課程,很多國小也透過歌仔戲、布袋戲等社團,讓小伴侶融會台語之美。圖為北市雙溪國小的掌中劇團,操偶、吹打學生一手包。 記者張錦弘/攝影

國小教員張嘉珍說,孩子兩歲時,她想為孩子打造「全台語環境」,全家10個月內只講台語。但沒想到一出門便破功,她在戶外跟孩子講台語,竟然被路人投以異樣眼光,「感受像外國人」。她形容本身這一代說台語是「弱勢」,下一代說台語則成為「弱勢中的弱勢」。

●劇中講授 小孩回家講台語逗得爺奶好高興

陳昭賢回憶,念高中、大學時請同學看歌仔戲,「大家都聽不懂台語,說還好有字幕。」分析年青人為什麼不諳台語?陳昭賢說,這一代在黉舍學的是國語、職場上用的也是國語,「不被利用的說話,自然會被遺忘。」

陳昭賢(右三)一手創建以歌仔戲為主軸的風神寶寶兒童劇團,進展下一代更能領會台語之...
陳昭賢(右三)一手創建以歌仔戲為主軸的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希望下一代更能體會台語之美。圖為新作「晴空小侍郎」 翻譯社 圖/風神寶寶劇團供給

林佳怡則建議,教育部除了增加台語教學時數,也應締造聽講台語的情況,比方讓數學老師用台語教授教養,激勵社區、家庭打造台語說話環境。

「任何一種說話,只在講堂教,回家不會講,有什麼用?」台灣母語同盟秘書長林佳怡一語道破問題關鍵。她指出,20、30歲世代的父母不講台語,孩子除非跟祖怙恃對話,基本沒有學台語的環境 翻譯社

2001年,教育部將本土說話納入9年一向課程中,全國小學生須在台語(閩南語)、客家語或各族原居民語中,選一種母語進修,每周上課一節。此項政策實行16年,台語卻反而成為瀕危說話?

文化部昨舉辦「國度說話成長法草案」首場公聽會,多位預會者指出,20與30歲世代的年青人,會據說台語的不到5成,憂心台語「30年後會消亡」。他們呼籲成立台語電視台、台語成長委員會、台語教授教養教員改專職聘用。

國度說話發展法1983年便由教育部倡議(其時稱為「語文法」),歷經2007年文建會擬具「國度說話成長法」、立委管碧玲、黃國書提案、時期氣力黨團提案,至今仍未能成功立法。本年捲土重來,草案預計6月送入立法院,先於全國舉辦6場公聽會 翻譯社

儘管小學本土說話課已推動16年,年青世代仍有許多人不會說台語。文化部昨舉行「國度...
儘管小學本土說話課已鞭策16年,年青世代仍有良多人不會說台語。文化部昨舉行「國家說話成長法草案」公聽會,多位預會者指台語瀕危,要求成立台語電視台、國度說話成長委員會。 記者陳柏亨/攝影

有位戲迷告知陳昭賢,孩子看完「晴空小侍郎」,每次起床都邑用台語說「小妹」,逗得爺爺奶奶好高興。「看完風神寶寶的小觀眾,如果能帶一些台語回家、跟爺爺奶奶多點溝通,我的小小目的便到達了。」

●拯救台語人口 小學增開課程時數?

為什麼年輕人不講台語?20多歲的陳詩涵說,她們成長的環境中,台語被貶為「搞笑的梗」、「聳」。小時辰母親告知她,擔心教她台語「出去會被人欺負」。

●路人異樣目光 講台語變「弱勢」

是否能增添台語講授時數?「台灣小學生要學的器械太多、課程太滿」,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不贊成此法,認為「課程怎麼開都開不敷」。

●風神寶寶出招 小戲迷看歌仔戲學台語

小學本土說話課程已鞭策16年,為何台語還是瀕危說話?

●台語瀕危? 年青世代會說 翻譯不到5成

她示意,現在電視上的台語節目「不吸引年青人」;而「講台語」的八點檔本土劇,根基觀眾是原本就熟諳台語的婆婆媽媽,無法締造新的台語觀眾。惡性循環之下,下一代孩子除非跟爺爺奶奶同住,根本沒有講台語的機遇。

至於台語講授支援教師是否能轉為正職,邱乾國透露,教育部已提出相關研究案,研擬將台語教學支援教師轉為專職的可能性。

風神寶寶正在全台巡演的新作「晴空小侍郎」,不但融會歌仔戲、京劇、跳舞,也利用使用國語、台語、英語等多元說話。陳昭賢說,她特別在「晴空小侍郎」中巧妙放入「台語講授」橋段,統一個辭彙前後用國語、英語、台語表達,讓原本只會國語、英語的小觀眾,在輕鬆诙諧的氣氛中,天然學會台語。

由文化部主辦的「國家說話成長法」草案公聽會,各社團代表踴躍出席。 記者曾吉松/攝...
由文化部主辦的「國度說話成長法」草案公聽會,各社團代表積極出席。 記者曾吉松/攝影

南社社長張復聚暗示,要推行台語,必然要爭奪成立台語委員會,同時要有台語電視台,文化部可從公共電視撥出頻道。「別以為此刻良多人說台語」,他透露表現,現在的30歲世代彼此不消台語溝通,他們的孩子也不會說台語,「再過20、30年,台語就不見了。」台灣可以成立「台灣說話記念館」,為台語「打點後事、保留屍體」 翻譯社

16年前小學生最先要學閩、客、原居民等一種本土說話,但因上課時數少,學了6年照舊...
16年前小學生最先要學閩、客、原居民等一種本土說話,但因上課時數少,學了6年照舊許多人講欠好,部門國小以走廊貼閩南語成語等方式,讓學生隨時進修 翻譯社 結合報系資料照

新北市台語教學支援老師杜仁杰表示,15年前,一半學生聽得懂台語、板橋地域乃至可到8成,如今剩不到5成。他主張,國小的母語教授教養時數不克不及少於英語。另外一位台語教學支援先生林秋絨則說,台語講授應延長到國、高中,列為必修科目。

莊敬國小、龍肚國小、茂林國小及海埔國小的學生,應用閩、客、原、新四族群的母語結合...
莊敬國小、龍肚國小、茂林國小及海埔國小的學生,應用閩、客、原、新四族群的母語結合唱出「幸福台灣謠」。。-> 翻譯社|,-> 翻譯公司|的-> 翻譯 記者徐如宜/攝影

談到台語講授政策為何不能挽救台語人口,邱乾國認為,語言進修不克不及只靠學校教育,家庭、社區教育也非常重要。教育部除每周一小時的台語講授以外,也舉辦「母語日(這一天講母語)」、本土語言夏令營等活動,詭計打造「沉醉式語言環境」,並嘗試將台語講授提早到幼兒園階段。

身世明華園歌仔戲世家,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團長陳昭賢,在巡演過程中發現,聽懂台語的「台灣囝仔」越來越少。4年前,她決然決議成立劇團「風神寶寶」,是台灣第一個以歌仔戲為主軸、融合京劇等傳統戲劇的兒童劇團,希望培養小觀眾喜歡台語 翻譯環境。

文化部次長丁曉菁指出,台灣是具有豐碩說話 翻譯國度,卻因歷史問題造本錢土語言世代斷層。她小時辰最大遺憾,便是沒法用阿公阿嬤最熟習的台語溝通,這是國度說話政策所造成。

此法中的「國度說話」,包孕華語(國語)、台灣閩南語(台語)、客語、原居民族語。昨天出席揭橥定見者共47位,台語利用者占多半。



引用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0891/2321306?from=udn-hotnews_ch2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hea5wvw1 的頭像
    matthea5wvw1

    matthea5wvw1@outlook.com

    matthea5wvw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