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合約翻譯服務翻譯社

                                                                                       

由於納西族是古羌人後裔,東巴文化的底層散發著濃厚的草原氣味。跟著納西族先民的不休南遷,隋唐時期的東巴文化已滲入有大量的本教、釋教文化身分。明清以降,由於與漢文化的交流日漸增多,道教文化對它起到了一定的豐碩感化,使它的農耕文化色彩赓續顯彰翻譯固然,其主體乃是納西族先民生產糊口經驗的總結,以及對自然、社會、人類的熟悉。

            東巴文字的被稱之為目前世界獨一存活著並遍及被利用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成長的“活化石”翻譯東巴文字在納西語裡為“斯究魯究”,意為“木石符號”或“見木畫木,見石畫石”,所以它是一種典型的象形文字,脫胎於原始的丹青文字,目前已知有1400個符號。國內外文字的專家遍及認為它是今朝世界上唯一還在世的象形文字,是珍貴的文化遺產翻譯

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彝語、傈僳語和哈尼語有著親緣關係翻譯「東巴」為藏語借詞,在納西語中意為智者,特指東巴教祭司,東巴集巫、醫、藝、匠於一身,是納西文化的首要傳承人翻譯東巴文字被譽為今朝世界上獨一還在世的古象形文字,至今仍在用來寫經、作文,記帳、通訊,在人類文字史上佔有非凡的地位。

東巴跳舞有近百種,動物舞、器物舞、燈花舞、戰爭舞等是其精髓。最具意義的是東巴跳舞已提煉出自己的舞譜系統,並用東巴文字記錄于《東巴舞譜》(教冊)之中。此中,紀錄有46種舞蹈的動律、場位、路線、姿態。據相關專家考據,它的產生比馳名的西班牙拉班舞譜還要早許多世紀翻譯

(納西東巴文與古漢字對比表)

                 

東巴文字似乎是一種最初期的印象畫,誇張、鬥膽勇敢、簡約、概括,氣勢活潑,像一串流暢靈動的音符。納西東巴們用竹子削成竹筆,用松煙加膠水墨在一種木質纖維上,書寫下幾萬卷繁瑣的東巴經籍,有的象形文字還塗上了色彩,它們記錄下納西先民對宇宙人生的冥想,對六合人神鬼的探索,對萬事萬物的發源做出質樸的注釋翻譯

                    

 

東巴典禮共40餘種,較為熟知的有祭天、祭地、祭星、祭署(龍)、祭風等大典。

雲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字 (本文作者戴長漢彙編)

東巴古籍用東巴文字寫成,其內容觸及天文、曆法、醫藥、哲學、歷史、宗教、文學、藝術等諸多範疇。僅就文學而言,東巴古籍中沉睡著一個完全的神話世界,足以與昆侖神話、蓬萊神話相媲美,同時儲藏有大量宇宙譜式史詩與英雄史詩。

東巴繪畫用於各類道場,分竹筆畫、紙牌畫、卷軸畫三種,尚有用東巴文字寫成的《東巴畫譜》。《神路圖》是東巴繪畫的代表作,它長約17米、寬約24公分,上繪三界和360多個維妙維肖的藝術形象,有人稱它是中國美術史上的直幅長卷之最。

匹俦

東巴工藝分草編、木雕、面塑、泥塑、紮花、剪紙幾類,具有樸實、稚拙、活潑、自然的藝術特點,素為文化藝術界保藏之珍品翻譯

http://www.chokanji.com/tompa/list/  有趣的東巴文字網站,因是日文可連結Bing來翻譯^^

東巴音樂分經文唱腔、伴吹打、伴吹打器等幾個部份。它凝重肅靜、厚實多變,可謂原始音樂的活化石。

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份的丹青象形文字翻譯社 是一種十分原始的丹青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成長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發源的初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後來發明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成為東巴文經典。由於東巴掌握這類文字,故稱東巴文。

備註:納西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納西族正式定名於1954年,當時依據大多數納西族人的意願確定了這個稱呼。歷史上納西族有過量種稱呼,兩漢、魏晉時稱「麼沙夷」,唐代到清代稱為「麼些」,近代被稱為「麼些」、「摩梭」及「麼西」等翻譯納西族西部20多萬人自稱「納西」,東部數萬人自稱「納」、「納汝」、「「納恆」等,近年來摩梭人往往特指東部。

(麼些族東巴文字的「怕」)

                  

                     

東巴文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厚實,能充裕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複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今朝世界上獨一“在世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存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衆多的經籍,內容富厚多彩,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風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可謂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翻譯

                     

                           

舉例:

「懼」在甲骨文裏並沒有此字,直到金文才有這個字(見上圖),為何稀奇介紹這個字,很可愛的字,從圖說故事,其實良多逼真、傳神、卡通的甲骨文字的都能看圖說故事,金文的「懼」代表一隻鳥,強調它被圈套或獵人的捕鳥器具(最下部分,即「隹」的下面)俄然抓到,它的兩眼瞪大,極度驚駭,甚羽毛直豎,東巴文更以生動線條描繪出身體的懼怕。篆文裏的(下圖左側)「懼」很像時下賤行品牌,很酷的LOGO商標,下圖右側「懼」字多了心字旁,在強調除眼睛瞪大外,心也很畏懼。

東巴們都用當地土產的一種木質纖維的“紙”來書寫東巴經籍,天永日久被歲月染成古銅色,窄窄的、長長的一頁一頁裝訂成冊。滿紙日月同川鳥獸魚蟲的陳述。一種天之語,一種洪荒遠古之美。

東巴古籍的搜集、翻譯和研究,始於19世紀下半葉翻譯其時的歐洲已前後產生了神話學派、人類學派、宗講授派,這使得西歐的常識份子都用新的文化學目光看待世界列國新發現的文化。在這類背景下,東巴古籍首先引發英法佈道士和文化人的留意翻譯



以下文章來自: http://blog.xuite.net/xt060708/twblog/107925650-%E9%9B%B2%E5%8D%97%E7%B4%8D%E8%A5%BF%E6%97%8F%E7%9A%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matthea5wvw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